返回首页
最新
展示HN:AICrop — 一款基于AI的本地图像调整工具,专为社交媒体设计(无需注册,隐私优先)
大家好 — 我很高兴与大家分享AICrop([https://aicrop.app](https://aicrop.app)),这是我和我的合作者Claude Code共同开发的一个简单工具,旨在解决我们在内容创作者和社交媒体用户中反复遇到的一个痛点。
问题 / 起源故事
每当我为社交媒体帖子或市场营销准备图像时,总会遇到一个繁琐的任务:将同一张照片裁剪或调整为不同的宽高比(Instagram、Twitter、TikTok、LinkedIn等)。手动进行这一操作既耗时又容易出错,尤其是当我希望主体(人脸、物体)在所有版本中保持居中并看起来自然时。
Claude Code和我决定:为什么不制作一个智能自动裁剪的工具,同时又尊重隐私——也就是说,图像永远不会离开用户的设备?
AICrop的功能
* 您上传一张照片(JPG / PNG / WebP,最大10MB),AICrop会在浏览器中使用TensorFlow.js完全进行对象/主体检测。
* 它会为主要社交平台(Instagram、Twitter、TikTok、LinkedIn、YouTube等)提供裁剪框,并即时预览。
* 如果需要,您可以手动微调结果。
* 无需服务器上传,无需账户,无水印——一切都在您的浏览器中本地完成。
我们通过“氛围编码”构建了这个工具——这是我和Claude Code之间一种迭代的、创造性的合作方式。我们没有严格的任务分工,而是动态地探索想法,让直觉和快速反馈循环推动进展。这不仅有趣,而且出乎意料地高效。
目前的准备情况
* 完全可用的浏览器版本,您今天就可以试用(无需注册)
* 支持主要社交媒体的宽高比和预览
* 手动调整和导出选项
* 100%本地处理,以确保隐私
我们希望获得的反馈 / 帮助
* 用户体验是否流畅直观?
* 还有哪些裁剪尺寸或平台我们应该添加?
* 我们是否应该开发批量处理或更智能的检测模式等功能?
* 关于可持续性的问题——您希望它保持免费、增值服务,还是开源?
* 有哪些库、模型或优化建议可以提高浏览器中的性能?
如果您尝试了AICrop,我很想听听您的想法、bug报告和改进建议。我会在评论区与大家交流——感谢您的关注!
基本上是为 Python 设计的 Google Docs。
在过去的四个月里,我一直在开发一个我非常自豪的全栈项目,名为 PyTogether;这是一个为初学者设计的实时协作 Python IDE(可以想象成 Google Docs,但用于 Python)。它旨在用于配对编程、辅导或一起学习 Python。完全免费,没有订阅、没有广告,什么都没有。只需创建一个账户,建立一个小组,开始一个项目。它具有完善的代码检查、极其直观的用户界面、自动保存和实时光标。目前没有任何限制(除了代码大小以防止恶意负载)。
为什么要在 Replit 或 VS Code Live Share 已经存在的情况下构建这个?
因为我的目标是简单性(和教育)。我想要一个轻量级的工具,适合那些只想编写和分享简单 Python 脚本(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与他人一起)的初学者,而不需要下载、付费墙或额外的干扰。它也没有内置 AI/助手,这正是许多教师和学习者所偏好的。此外,它是免费的,哈哈。
技术栈(前端):
- React + TailwindCSS
- CodeMirror 用于代码检查
- Y.js 用于实时同步和实时光标
- Skulpt 用于在浏览器中执行 Python(出于安全考虑 - 我最初想使用 Docker 容器,但那样在大规模时会占用太多内存。Skulpt 的库有限,因此不幸的是像 pygame 这样的导入将无法工作)。
我并不太喜欢前端或用户界面设计,所以我依赖 AI 来帮助设计,但所有的逻辑/代码都是我自己的。通过 Vercel 部署。
技术栈(后端):
- Django(channels、auth、celery/redis 支持使其非常适合)
- 通过 Supabase 使用 PostgreSQL
- JWT + OAuth 认证
- Redis 用于通道层 + 缓存
- 完全 Docker 化 + 部署在 VPS 上(8GB RAM,$7/月的套餐)
数据模型:
用户 <-> 小组 -> 项目 -> 代码
用户可以加入多个小组
小组可以有多个项目
每个项目属于一个小组,并且有一个代码文件(为了简单起见,保持简单,尽管我可能会稍后添加文件系统)。
在构建这个项目时,我遇到了很多问题,尤其是与后端相关的。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创建一个可靠且智能的自动保存系统。我不能让它在每次用户按键时都保存,因为显而易见,这会在大规模时使数据库不堪重负。因此,我想出了一个我非常自豪的解决方案;我使用 Redis 来缓存活跃项目,然后每分钟使用 Celery 循环遍历这些活跃项目,并将代码持久化到数据库。我通过跟踪每个项目的用户数量来实现这一点,每当有人加入或离开时,如果某个项目的用户数量降到 0,就将其从 Redis 中移除(同时保存代码)。Redis 非常快速,因此在每次按键时保存代码根本不是问题。通过这种方式,我实际上是一次性解决了四个问题,因为我重用了已经集成到我的通道层中的 Redis 来跟踪活跃项目,并缓存代码,这样当新用户进入项目时,就可以从 Redis 中获取代码,而不是访问数据库。我甚至可以将 Redis 用作 Celery 的消息代理(没有使用 RabbitMQ,因为我想节省存储,而不是将整个新服务 Docker 化)。这在大规模时也能很好地工作,因为 Celery 会将大量代码的自动保存任务从后端卸载。代码在有人离开项目时也会保存。后来我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有人尝试发送大量文本,所以我将限制设置为 1 MB(会对此进行调整)。
在 VPS 上部署是另一个挑战。我花了大约 8 小时来处理 Nginx、Certbot、Docker 和 GitHub Actions,以使一切正常运行。这很令人沮丧,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。
如果你感兴趣,或者想亲自查看这项工作,源代码在这里。欢迎贡献: [https://github.com/SJRiz/pytogether](https://github.com/SJRiz/pytogether)。
我仍在学习,所以任何反馈都将是非常棒的(以及贡献)!
我是一个控制狂,想到让人工智能自动回复邮件就觉得荒谬。我遇到的每位创始人都是这样,光是打出“把你的支持/销售放在自动驾驶模式”这几个字就让我感到不适。
我创建了min.来帮助我和我的团队处理邮件。谁应该阅读,谁应该回复,什么时候跟进等等。
min.的特点是:
- 一个简单的邮件界面,用于管理个人和团队的收件箱。
- 一个原生AI收件箱,可以将消息分类并优先排序到自定义标签和文件夹中。
- 取代繁杂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、帮助台和电子表格,仅用……邮件。
- 可在两次点击中部署的对话代理(跟进、日程安排、提醒)。
min.不是:
- 一个完全放手的收件箱,自动回复你所有的邮件。(例如:“把你的支持/销售放在自动驾驶模式!”)
- 仅仅为了速度而构建——min.是为那些在每次互动中都关心提供A+体验的团队而设计的。
- 尴尬,因为它的运作方式正是你所期望的邮件工作方式,支持与Gmail的双向同步。
2分钟演示视频: [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KtzNL72P34]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KtzNL72P34)
在线演示: [https://app.getmin.ai/demo](https://app.getmin.ai/demo)
如果你想加入测试版,请给我发私信或发送邮件至 hello@getmin.ai。谢谢!
埃里克